筑牢产业基,铺就强国路——“十五五”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

来源于:本站

发布日期:2025-11-26

作者: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经济研究所所长 荀玉根

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,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。强国必先强产业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,更是实现国家现代化、巩固物质基础、彰显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,必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要着力点,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,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一批代表前沿技术方向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,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。这其中,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技术、量子科技、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等领域,中国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与比较优势,且市场空间广阔、带动效应明显,是未来五年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,亦是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抓手。

第一,人工智能潜能加速释放,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。经过多年的政府支持、市场培育与企业努力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,人工智能芯片、算法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持续突破,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,自主开源大模型引领全球创新生态,整体实力稳居全球第一梯队。“十五五”时期是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。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具身智能、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演进,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潜能将得到更深层次的释放,通过加快构建以“人工智能+”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促进技术成果在工业制造、医疗卫生、金融服务、交通出行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,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
第二,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,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。“十四五”时期以来,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%提升至60%,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多年领跑全球,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增强。“十五五”时期作为中国实现2030年“碳达峰”目标的攻坚阶段,新能源产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。随着储能技术突破、氢能产业链完善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速,中国将构建起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,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,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更大责任与担当。

第三,新型材料势头强劲,打造支撑高端制造的重要基石。近年来,中国在高性能纤维、特种合金、新型陶瓷、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,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尤其在半导体材料、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。“十五五”时期是中国新材料产业由大转强的战略机遇期。伴随着基础研究深化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以及应用场景拓展,新材料产业将朝着高端化、自主化、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,以“材料先行”全面夯实新型工业化基础,为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坚实支撑。

第四,生物技术全面迸发,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。中国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发展,始终将其作为重点支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,基因编辑、合成生物学、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,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显著提升,疫苗、抗体药物、基因疗法等新产品持续涌现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随着精准医疗、个性化治疗等理念的普及,生物技术将在疾病预防、诊断和治疗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。同时,以“AI+合成生物学”、精准医学、脑科学与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前沿交叉领域将进一步走向深入,成为推动医学进步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

第五,量子科技多点突破,技术发展迎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。当前,中国量子科技发展已实现从跟跑、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,量子通信持续引领全球,量子计算跻身世界第一方阵,量子精密测量在多个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此外,量子芯片、量子编程、量子密钥等方向的研发与生态建设全面提速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产业链日臻成熟,量子科技将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,逐步构建起涵盖硬件、软件与服务的完整生态体系,为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。

第六,航空航天迈向新高度,擘画新时代航天强国蓝图。在航天强国战略的驱动下,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商业航天发射频次跃居世界前列,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加速推进,C919大型客机成功投入商业运营并获千架订单,载人航天、探月工程、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。目前,中国航空航天正从以国家为主导,逐步转向“国家队”与市场力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受益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日臻完善、商业航天不断发展和深空探测持续推进,航空航天产业将构建起“天地一体化”的全链条生态体系,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再上新台阶。

最后,低空经济方兴未艾,开辟经济增长的新蓝海。在空域管理改革的推动下,中国低空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,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占比超过70%,eVTOL研发测试走在世界前列,低空物流、城市空中交通试点覆盖上百座城市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方向,涵盖无人机物流、空中交通、航空旅游等多个领域,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抢抓低空发展机遇,将打造一个涵盖低空装备、运营服务、飞行保障和综合基础设施在内的超万亿级蓝海。未来,伴随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,低空经济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“十五五”开启的不仅是一个五年规划的新周期,更是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新征程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,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有效激发“十五五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,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、抢占先机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强国之路。
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,目的在于知识了解,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,风险 自担。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原创性。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。

栏目热文

筑牢产业基,铺就强国路——“十五五”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

展开全文

作者: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经济研究所所长 荀玉根

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,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。强国必先强产业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,更是实现国家现代化、巩固物质基础、彰显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,必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要着力点,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,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一批代表前沿技术方向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,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。这其中,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技术、量子科技、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等领域,中国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与比较优势,且市场空间广阔、带动效应明显,是未来五年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,亦是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抓手。

第一,人工智能潜能加速释放,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。经过多年的政府支持、市场培育与企业努力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,人工智能芯片、算法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持续突破,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,自主开源大模型引领全球创新生态,整体实力稳居全球第一梯队。“十五五”时期是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。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具身智能、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演进,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潜能将得到更深层次的释放,通过加快构建以“人工智能+”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促进技术成果在工业制造、医疗卫生、金融服务、交通出行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,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
第二,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,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。“十四五”时期以来,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%提升至60%,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多年领跑全球,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增强。“十五五”时期作为中国实现2030年“碳达峰”目标的攻坚阶段,新能源产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。随着储能技术突破、氢能产业链完善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速,中国将构建起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,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,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更大责任与担当。

第三,新型材料势头强劲,打造支撑高端制造的重要基石。近年来,中国在高性能纤维、特种合金、新型陶瓷、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,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尤其在半导体材料、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。“十五五”时期是中国新材料产业由大转强的战略机遇期。伴随着基础研究深化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以及应用场景拓展,新材料产业将朝着高端化、自主化、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,以“材料先行”全面夯实新型工业化基础,为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坚实支撑。

第四,生物技术全面迸发,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。中国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发展,始终将其作为重点支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,基因编辑、合成生物学、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,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显著提升,疫苗、抗体药物、基因疗法等新产品持续涌现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随着精准医疗、个性化治疗等理念的普及,生物技术将在疾病预防、诊断和治疗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。同时,以“AI+合成生物学”、精准医学、脑科学与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前沿交叉领域将进一步走向深入,成为推动医学进步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

第五,量子科技多点突破,技术发展迎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。当前,中国量子科技发展已实现从跟跑、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,量子通信持续引领全球,量子计算跻身世界第一方阵,量子精密测量在多个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此外,量子芯片、量子编程、量子密钥等方向的研发与生态建设全面提速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产业链日臻成熟,量子科技将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,逐步构建起涵盖硬件、软件与服务的完整生态体系,为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。

第六,航空航天迈向新高度,擘画新时代航天强国蓝图。在航天强国战略的驱动下,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商业航天发射频次跃居世界前列,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加速推进,C919大型客机成功投入商业运营并获千架订单,载人航天、探月工程、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。目前,中国航空航天正从以国家为主导,逐步转向“国家队”与市场力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受益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日臻完善、商业航天不断发展和深空探测持续推进,航空航天产业将构建起“天地一体化”的全链条生态体系,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再上新台阶。

最后,低空经济方兴未艾,开辟经济增长的新蓝海。在空域管理改革的推动下,中国低空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,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占比超过70%,eVTOL研发测试走在世界前列,低空物流、城市空中交通试点覆盖上百座城市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方向,涵盖无人机物流、空中交通、航空旅游等多个领域,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抢抓低空发展机遇,将打造一个涵盖低空装备、运营服务、飞行保障和综合基础设施在内的超万亿级蓝海。未来,伴随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,低空经济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“十五五”开启的不仅是一个五年规划的新周期,更是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新征程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,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有效激发“十五五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,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、抢占先机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强国之路。

__BASE64_5byA5oi36aKG5Y+W__ __BASE64_JDExMDAw__ __BASE64_6LWg6YeRKw==__ __BASE64_NTA=__ __BASE64_5YWD57qi5YyF__